胃息肉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,大约三分之二的息肉出现在60岁以后的人群,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似,胃息肉怎么办?杞县华康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说,胃息肉的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,建议胃部不适的患者,平时要注意定期检查,以便及时发现胃息肉,及时治疗。
胃息肉有什么症状?
一、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:因此常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,恶心、厌食、消化不良、体重下降及腹泻等症状,息肉表面如有糜烂、溃疡,可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,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。
二、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:胃息肉很少有阳性体征,合并炎症时上腹部可有压痛,出血多者有继发性贫血表现,发生在幽门管时,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,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。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。
三、消化道出血: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份胃息肉的病人出现消化道出血,常常见于比较大的增生性或者腺瘤样的息肉,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。
四、腹胀、发热: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会有腹胀,早饱等消化不良的症状,淋巴瘤患者可以有慢性发热,消化道出血,类癌可以导致类癌综合征等等。
胃息肉容易癌变,应该及时切除
一般情况下,胃息肉长的都很小,不到一厘米,增生性息肉虽属于良性病变,但是一旦增生性息肉 长大,可引起消化不良、腹痛不适等症状,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,也会癌变,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典型的“癌前病变”,癌变率可达10%—30%,虽说容易引起癌变,但也可预防,如 出现上腹不适、疼痛、恶心、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,及时做胃镜检查,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。
华康提示: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,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,将息肉切除干净,对于息肉进行内镜(胃镜、肠镜)下的息肉切除,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。